四大行当
京剧的角色分为生、旦、净、丑四大行当。每个行当都有其独特的表演特点和艺术要求,通过不同的扮相、唱腔、身段、表演程式等来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。
生行
生行是京剧中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。其表演特点是以真嗓为主,讲究字正腔圆,身段要稳重大方。根据年龄、性格和表演特点的不同,生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- 须生(老生):扮演中年以上男子,需戴"髯口"(假胡须),根据年龄不同,髯口有黑、灰、白等颜色,重在唱功。代表角色:诸葛亮、杨继业
- 小生:扮演青年男子,不戴髯口,唱腔以小嗓(假声)为主,念白大小嗓结合称为"龙虎嗓"。代表角色:周瑜、赵云(年轻时)
- 武生:以做打为主,一般不重唱,主要扮演武功高强的人物。其中长靠武生要身披盔甲、背插背旗、脚着高底朝靴打斗。代表角色:赵云(将军时)、武松
旦行
旦行是京剧中扮演女性角色的行当。表演特点是身段要优美柔和,步态轻盈,动作细腻。根据年龄、身份和表演特点,旦行分为以下几类:
- 正旦(青衣):扮演年轻文雅的女性,重在唱腔,时常运用假声。代表角色:王宝钏、杜鹃
- 花旦:扮演身份比较低下的年轻女子,重在念白和做功,一般扮演丫鬟或小家碧玉。代表角色:红娘、春香
- 武旦:重武术,一般扮演武艺高强的女性角色。其中刀马旦专门负责表演"女军官"类人物。代表角色:穆桂英、樊梨花
- 老旦:扮演年老的女性,重在唱腔,为表示老年女性苍老的嗓音,唱腔为女中音,化妆淡。代表角色:李夫人、佘太君
净行(花脸)
净行,也称花脸,是京剧中性格特征鲜明的男性角色。其最大特点是脸上画有彩色脸谱,以不同的图案和色彩表现人物性格。根据表演特点分为:
- 铜锤花脸(正净):即大花脸,重唱功,一般扮演性格刚强的男性角色。代表角色:包拯、徐延昭
- 架子花脸(副净):也叫二花脸,重做工念白,一般扮演地位较高,性格暴躁的男性角色。代表角色:曹操、张飞
- 武净:以武打为主,扮演性格豪放或威武的武将。代表角色:程咬金、李逵
- 脸谱色彩:红色表示忠诚正直(关公),白色代表奸诈(曹操),黑色表示刚正不阿(包拯),紫色表示刚正,蓝色表示勇猛
丑行
丑行是京剧中的喜剧角色,脸上画有白底小丑纹,以诙谐、滑稽的表演为主。表演特点是夸张、幽默,常用方言土语,动作灵活。主要分为:
- 文丑:以做工为主,重在念白和表演,一般用普通口语(京白),扮演滑稽诙谐的角色。分为方巾丑(如蒋干)和茶衣丑(如樵夫)
- 武丑:以武打为主,和净角中的三块瓦之间的区别不明显。代表角色:时迁、孙猴
- 大丑:代表大人物,一般不重唱,以念白和做工为主
- 彩旦:扮演滑稽的老年女性。代表角色:王婆、媒婆
四功五法
四功
唱
运用声音技巧表达人物情感
念
用规范的语言念诵台词
做
通过形体动作塑造人物形象
打
展现武术技巧和战斗场面
五法
手
手势、手型的运用
眼
眼神的表现力
身
身段、姿态的运用
步
步伐、走路的技巧
法
表演程式的运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