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视频全面介绍了京剧艺术的发展历程、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,带您深入了解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瑰宝。
定义与地位
-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,中国戏曲"三鼎甲"之首
- 京剧被誉为"国剧"、"国粹",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戏曲剧种
- 京剧的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,遍及全国
京剧舞台表演艺术
历史渊源
- 京剧的前身是徽剧,亦被称为皮黄戏
- 1790年起,南方的三庆、四喜、春台、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
- 京剧是在徽剧基础上,融合多种剧种精华形成的艺术形式
王颖生绘国画《中国京剧—徽班进京》
艺术特色
- 以生、旦、净、丑的行当体制来塑造人物
- 表演包含唱、念、做、打四种基本功
- 以西皮和二黄为基本腔调
- 舞台表演追求虚实结合的艺术境界
京剧四大行当:生旦净丑
国粹地位
- 1919年至1935年间,梅兰芳的海外演出推动京剧走向世界
- 对日本、欧美戏剧及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
- 成为介绍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
登载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访欧消息的报纸
世界非遗认定
2010年11月16日,京剧被列入"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"
当代价值
- 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
- 在当代舞台上不断创新发展
- 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